三、在补钙之前应去正规医院检测钙的含量。商店、药店里摆放的“单光子骨密度测试仪”,只能测手臂的尺骨和桡骨,而钙的流失主要危害是腰椎和胯骨的缺钙,因此这种测试不准确。而且这类仪器是放射源,其辐射会对身体产生影响。
四、钙产品并非越贵越好,应根据自身需要选用。而且不同钙品适宜人群也不同,碳酸钙含净钙量高,吸收率高,是传统补钙制剂,但它并不适合胃酸缺乏者;磷酸钙含磷高,不适合慢性肾功能不全者。
五、补钙不是越多越好,重要的是看吸收。每次服用元素钙超过一定剂量,就会降低吸收率。
六、老年人缺钙是引起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应从改善饮食结构和服用钙品两方面增加钙的摄入量。在摄入含钙食品时,老年人应考虑自身的身体状况。饮食合理适中,能促进身体吸收;在服用补钙产品时需注意,老年人肠道对钙的吸收能力较弱,单纯服用钙制剂无法从发病机制上有效防治骨质疏松症,必须服用一定剂量的维生素,才能防止钙质流失,提高肠道吸收钙的能力,促进骨代谢和骨形成。但特别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单纯补钙并不能全面防治骨质疏松症,内分泌失调、维生素D活力下降、运动量减少、盐摄入量过高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症。
七、服用添加维生素D的钙品时,谨防积蕴中毒。许多消费者认为,补钙只能选择与维生素D合一产品,这是一种误解。由于人体个体差异普遍存在,并不是所有的人同时既缺钙又缺维生素D。部分人长期服用维生素D反而会抑制体内自身维生素D的形成,或由于维生素D过量摄入而引发积蕴中毒现象,中毒症状为高钙血症引起的肝肾功能损伤和软组织钙化,表现为食欲减退、反应迟钝、心律不齐、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烦渴多尿、便秘等。
八、一些疾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补钙。研究发现,心脏病患者补钙不当,会因钙沉积而引发人身意外。因此,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合理摄取钙或服用钙制剂来达到降血压的目的,不能盲目补钙,以避免发生意外。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您正在欣赏的是财富网的文章《科学补钙,你了解多少》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
娱乐休闲
天天
我摘
好哦
天极
POCO
新浪ViVi
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