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也奇怪,尽管两兄弟都说,“别人怎么看我不重要”,但当年蒋经国曾说,“友柏将来在事业上会有所发展,属于开疆拓土的性格,友常则是辅佐的将才”,如今看来,的确是佳评。母亲蒋方智怡则说:“友柏外表冷酷,做事一定要有把握才会做。友常给别人印象是HAPPY,但别扭起来,比友柏还拗”。如今兄弟创业,蒋友柏光芒四射,宛如创业巨星,蒋友常则像专业经理人,明显有着互补优势。
尤其在美国念金融投资起家,却意外踏入讲究实力的设计界,蒋友柏靠的绝非蒋家的光环,而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创意与努力付出。因此成立才短短3年的橙果,已服务过28种不同的产业,超过70家客户,几乎都是叫得出名号的大公司,也让这位30岁的新秀成为设计圈宠儿。
谈到捷安特委托橙果开发新型态的高价格自行车,蒋友柏也曾公开对媒体表示,他们这群年轻人是凭着一股“蛮劲”才拿到这个案子。本来捷安特找橙果谈的只是赠品的设计案,但在极力争取之下,赠品的IDEA竟然变成了要帮传统的自行车产业赋予新的设计理念与生命,而他先前请了这么多的国外设计师,花这么多时间,把西方设计流程引进东方,目的就是要把台湾产品打到国际,靠的就是这股热情。他也承认,橙果并不懂已经有了几百年历史的自行车,但也因为我们不懂、不了解自行车,“所以我们敢去想象!”
作为蒋家第四代,一向低调的蒋友柏在这篇专访中也不经意地透露,从小到大,“名”对他来讲不是重点,重点是“我能不能让你记得”?他也毋须虚假刻意避讳自己的背景,甚至因为是蒋家后代,让他在“名人经济学”里有一个很特殊的市场地位,对橙果的品牌知名度很有帮助。而他的“悬崖学”,就是永远把自己逼到边沿,但不是掉下去,而是努力往上、不断地爬坡往上。他也半开玩笑地说,就是爷爷、爸爸都过去了,没钱,要自己赚钱。这是他人生幸运与悲惨的一面。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