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区别不同情况,现场控制事态。群体性事件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一旦发生,不可避而不见,也不可盲目强行处置,而必须区别不同情况,坚持依理依法,力求稳妥处置。具体讲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一是要"稳",即要稳定群众情绪。群体性事件发生后,一方面,领导要敢于面对群众,善于说服群众,带着感情和责任去做疏导工作。不能摆架子不见群众,不能和群众斗气,不能派不能答复和解决问题的人去应付群众,不能派没有经验的干部去处置,不能等群众闹得不可收拾时才硬着头皮去见,不能带着民警"壮胆"去见。另一方面,出面疏导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应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坚决避免言行过激或与群众发生正面冲突。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能答复的当即表态承诺,答复不了的答应作专门调查,对群众的违法行为应提出恰到好处的批评,情理交融地做工作,要注意:会导致群体性事件激化的话不要说,不符合政策法律的事不要松口,通过努力不能兑现的"空头支票"不能开。在处理去年出租车司机因对出租车行业管理不满集体罢市、市容环卫职工因工资拖欠集体罢工、基金会股民连续集访等群体性事件上,区政府及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亲自出面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就是采取了"稳"的办法,防止了事态的进一步扩大,最终使问题逐步得到较圆满的解决。2003年7月22日,斜口街办芷阳村吊庄组村民因对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建设征地赔偿标准不满,100余人聚集城西迎宾大道阻断交通,其中4人爬上路边15米高的广告牌,扬言不解决问题就要跳下来。针对这起事件,我们同样采取"稳"的办法,先通过与群众代表对话讲政策,稳住多数群众的情绪,最终使事态得到控制和缓解。民意如水,宜疏不宜堵。对于群体性事件,我们首要采取的应是民主的解决方法,即使群众有些过激言行和过分要求,也要坚持进行说服、教育、疏导,切实避免因处置不当而导致事态升级。只图简单省事,动不动就派公安出面处置,解决不了问题的根本,相反更易导致矛盾激化,起副作用,很容易被群众看成是"镇压",甚至产生暴力对抗行为。在事态危急时,能以退平息的,就以退平息,平息后再想办法做工作,千万不能与群众对着来,斗狠争输赢。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