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分别在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和2003年进行了五次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1982年第一次政府机构改革前,国务院的组成部门多达100个,而本次改革后,国务院组成部门设置27个。“数字的变化显示,改革开放30年内的六次机构改革秉承了‘精兵减政’的思路,但数字也不能说明全部问题,六次机构改革也是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一贯过程。”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熊文钊说。
在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中,“拟订并组织实施行业规划、产业政策和标准”,“指导行业发展”等语汇多次出现,说明政府部门已经将主要精力从经济的微观管理转移到宏观调控,转移到行业规划协调上来。
本次政府机构改革也透露了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讯息。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的组建,都体现了对民生的关注,对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贯彻。
华建敏在作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时说,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的政府机构改革,每一次都是由经济体制改革深入以后提出来的;反过来,行政体制改革的实施,又会进一步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而按照“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本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又必将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方案指出,改革既要“在一些重要领域迈出较大步伐”,又“不毕其功于一役”,“做到长远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相结合、整体设计与分步实施相结合”。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