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他是习武的,在重庆很有名气,是重庆首届散打移动赛冠军,所以上去对他来说不成问题,我却不行。
主:有没有带什么东西上去呢?要到什么时候下来?
吴:不知道,上面水电都没有。谢谢网友关注!
宿怨历史:与拆迁方僵持三年
CCTV“中国法治报道”3月19日播出节目《历史上最牛的钉子户》,节目称:重庆市的一个危旧房改造项目,从2004年开始动迁到现在,三年多过去了,可工地的中央至今还矗立着一栋两层的小楼,成了当地颇为独特的一种景象。
在重庆市轻轨杨家坪站的旁边,我们看到了这座犹如孤岛上的小楼,环绕它的是一个十几米深的建筑地基深坑。据当地市民称:“拆迁都拆得差不多了,其他人都搬走了,就剩这一座房子屹立在这不动。”
记者几经辗转,终于找到了这座小楼的女主人,这也是事情发生以来她第一次面对媒体。面对记者,她讲出了自己的拆迁安置要求。房主吴蘋告诉记者,她的要求很简单,就是在原位置给她安置一套面积相同的房子,但是开发商却表示她的这一要求实在难以满足。
开发方负责人王伟表示:“拆除了旧房之后,新建项目的规划情况和原来的差异很大,显然无法满足她的要求。”
开发商的一名负责人告诉记者,按照统一规划,这里要整体建一个大商场,无法给房主吴频进行原地安置。按照国家和重庆市的相关拆迁条例,一共有三种安置方案可供吴女士选择,一是在原地进行安置,二是异地安置,再就是实行货币安置。重庆市九龙坡区城市房屋拆迁工程处的赵主任告诉记者,因为房主吴频不能接受异地安置和原地地下一层安置的方案,只能采用货币安置的办法,但这种安置方案,吴女士也不能接受。
房主吴蘋说:“我不要他那个货币安置,我就跟他,不许谈钱,不许谈货币。他说你要多少?我说是不是我要多少给多少?那咱们去签个协议,你没有按照协议做,违约,那就赔偿多少。你敢吗?”
一边是坚决不做让步的房主,一边是按照拆迁条例提出三套拆迁方案却仍然无法实施拆迁的开发商。因为双方达不成协议,从2004年9月开始拆迁到现在,拆迁双方就一直僵持着,而这片地基的开挖早已开始,这座房子就成了这个地方唯一的建筑,看上去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