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主张:
“温和的务实派”
谢长廷善于理性思考,素有“智多星”之称,理论水准在党内难觅第二。其政治思想深受西方福利社会主义影响,并混杂着政治自由主义和实用主义,强调对社会弱势的保护,当初之所以组建“福利国连线”正是基于这一信仰。福利社会主义所主张的“国家的目的是要使人民幸福”的价值观念也影响到谢对两岸关系的认知。谢认为,“统独只是手段,重要的是人民对幸福的抉择”,因此,在坚持民进党“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国家”的基本立场的同时,谢也主张“回归中华民国宪法讨论一个中国”,认为“目前的宪法还是有统一架构存在”,“民进党参与修宪就是接受了这套宪法,作为执政党,不敢不遵守或否定它”。基于这一认识,谢长廷曾多次表示:只要遵照“中华民国宪法”,则“一中各表对两岸不是很大的问题”;“没有九二共识,也可以进行两岸交流”;“台湾在与大陆谈判的时候,不能排除统一的前提”;“这个问题只有讲出来,民进党才有更多的路可走”;民进党传统支持者应“调整观念”、“务实面对两岸之间日益频繁的交流和谈判”。谢还认为,“两岸关系是台湾未来发展最重要的关键”,两岸政策不适合作为政党竞争的筹码,民进党要有两岸长期发展的政策,处理两岸关系“要有弹性的做法”,民进党不应反对台商到大陆投资,而应在“台湾优先、安全优先”的前提下,以“互惠互利,以经济交流替代对抗”、“求同存异,以合作代替统一”、“经贸先行,以经济合作创造政治及外交上合作的基础”为原则,进一步发展两岸关系,“三通”不是“威胁中国的筹码”,而应主动对两岸直航“做出循环的总体规范,以取得我最大利益”。谢长廷的这些主张,即使在此次民进党内初选时面对陈水扁及其他“急独”势力的强力攻击,也并无太大的后退。因此,谢是民进党内典型的“温和务实派”。
委曲求全,熬成“正果”
谢长廷还信奉“和解共生”的政治理论,长期凭借其柔软的政治身段,擅长折衷和妥协,如在民进党成立后,党内“ 泛美丽岛系”和“泛新潮流系”之间的权力与路线之争激烈,谢多次居间奔走协调,从而避免了党的分裂,也因此奠定了自己在党内的核心地位。谢还常以日本幕府将军德川家康的名言“忍耐是长久的基础”自勉,在党内多次面对陈水扁咄咄逼人的压力,谢也总能顾全大局,相忍为党。正因为此,谢虽当时在“长扁之争”中吃亏,但最终赢得了党内的人心。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