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着右派帽子的“万能科学家”
影响钱伟长一生的地方1957年6月,“反右”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迅猛展开,钱伟长因5个月前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高等工业学校的培养目标问题”一文中,对当时清华大学照搬苏联模式的教学思想提出了不同意见,与清华园内外的时潮相背,引发了一场历时三个月的大辩论,而成了备受打击的对象。于是清华报刊上连篇累牍地刊登出批判钱伟长的文章,并最终把他打成了“右派”。当时被打成“右派”的共有6个人,只有他没有去北大荒劳动改造,原因是毛主席保了他。毛主席说,钱伟长是个好教师,要保留教授职位。所以钱伟长就成了一名保留教授资格的右派,继续待在清华园里。但他那时已经没有上课的机会了。 划为右派之后,钱伟长被强制劳动改造,先做实验室助理,扫地劳动一年,其子女被禁止上大学。后下放至农村,但其间他仍坚持进行科学研究。红卫兵阻挠其进行研究,他就趁晚上把窗户堵上,彻夜苦读。 在科研上,钱伟长什么领域都去研究,在什么领域研究都有收获,于是有人戏称他为“万能科学家”。从被打成“右派”到1966的9年间,这位被困在清华园里的科学家先后为各方提供咨询、解决技术难题100多个。 1964年他曾独立推得广义变分理论,投递给《力学学报》,但因当时他的身份问题而不予发表,直到1968年日本鹫津久一郎于《弹性和塑性力学中的变分法》一书中才提到类似理论,而直到1977年钦科维奇的《有限元法》一书中明确论述后才为人们所熟知。 1968年至1971年被下放到北京特种钢厂炼钢车间劳动锻炼。炉前工很苦,用的铁棒足有52公斤重,一般人是拿不起来的,钱伟长同样也拿不起来,但他发挥了自己懂力学的优势,把铁棒的一头放在一个和炉子一样高度的铁架子上,再去另一头把铁棒按下去,这样就拿起来了。工人们试了后都说好,于是就把10个炉子前都做了铁架子,钱伟长一时成了发明家。由于善于思考发明,被工人们称为“教授”,并发明了当时北京最好的油压机。不久后开始向工人讲课。
恢复工作与平反
1972年由周恩来亲自点名,参加科学家代表团访问英国、瑞典、加拿大和美国。当时很多人不相信钱伟长对祖国的忠诚,代表团团长表示不能保证他出国后不逃走,于是周恩来撤换了另一名团长,但新团长仍然不同意钱伟长出访,直到临行前一天的会议他都不知道此事。周恩来叫秘书派车去清华大学找钱伟长,这才知道他还在首都钢铁厂劳动。秘书又赶到首钢,带着来不及换下劳动服的钱伟长赶到会议现场。周恩来见状,叫来秘书换衣服给他,并把自己的鞋子给他穿,才得以出访。 1975年当选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79年中央撤销把钱伟长划为右派分子的决定。 1980年恢复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担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 1981年被任命为中文信息学会理事长、《应用数学和力学》杂志主编。 1983年出任上海工业大学校长 1984年任民主同盟中央副主席、名誉主席,上海市应用数学与力学研究所所长。 1985年任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 1987年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应用数学和力学进展》杂志主编。 1988年任澳 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 1990年任中国海外交流协会会长,同期还担任暨南大学的名誉校长和校董会董事长,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工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华侨大学等校的名誉教授,还任美国《应用数学进展》、《国际工程科学月刊》,荷兰《分析和设计工作中的有限元》,英国《薄壁构件》,乌克兰《应用力学》等杂志编委;《中国大百科全书》副主编;《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中美联合编审委员会委员;《辞海》副主编;重庆出版社《现代化探索丛书》主编;科学出版社《应用数学和力学丛书》主编。 1994年继任上海大学校长。朱镕基,钱伟长,王忠诚,董建华1997年被聘为南京大学校董会名誉董事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名誉校长。人们更不会忘记这一幕:1997年香港,举行一年一度的何梁何利奖励基金“科学与技术终生成就奖”颁奖典礼,颁奖人是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和香港特首董建华。当主持人宣布为钱伟长颁奖时,在台上就座的朱总理快步走下台,这位当年的清华高材生搀扶着当年的清华校长走上台,深情说道:我是钱校长的学生,现在我要为老师颁奖致贺。全场顿时掌声雷动…… 2001年11月,钱伟长受聘为江南大学董事会名誉董事长。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