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良总结说,这条路实际上是让国内汽车企业以资本运作等形式拥有或主导国际著名汽车品牌及核心技术从而让跨越式发展成为可能。这个模式以“为我所有”形式彻底颠覆了曾经的“为我所用”模式。
从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战略来说,王浩良认为,这将摆脱跨国汽车企业因自身利益需要而设定的战略布局及势力范围的束缚。“这是在‘硬实力’和‘软实力’方面同时获得了强势,进而走上一条品牌国际化发展的捷径之路。”王浩良说。
呼吁国家战略高度上的支持
王浩良在战战兢兢地尝试着中国汽车业发展的一条捷径,他承认他的压力很大,这条路走得并不顺利。除了中国汽车业实现了拥有自主国际品牌的目标,还将因为英伦汽车的参与,打破国内目前的市场格局,迫使跨国汽车企业集团在竞争压力下加大对合资企业的多方面投入。
同时,“第三条道路”的畅通与否也将预示着未来中国汽车企业是否能够效仿南汽、插上资本的翅膀,通过跨国并购、参股、上市、重组联合等方式,产生中国的汽车行业的跨国公司。 在艰难行进的过程中,王浩良一直呼吁国家要对南汽正在摸索的汽车工业的并购模式给予高度重视和支持。此前的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王浩良提交了《关于南汽名爵项目获得国家政策支持的建议》。
“我建议,将南汽名爵项目列为国家‘自主创新’和‘走出去’战略的重点工程,在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有效的支持。”王浩良说。
王浩良承认,南汽现在是有了个好项目和好规划,但要做好也并不容易。首先要面对的就是扩张过程中需要的大量资金,王浩良承认,这些不能都指望政府和银行的支持,“我们也在想办法从多种渠道解决资金问题,如股东、战略投资者等方面的支持,当然我希望国家的政策性银行能够给予支持。”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东部地区,重点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王浩良自认,南汽的MG-R项目就是属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特性。
“省政府和南京市政府已经给了我们不少政策上的支持,但我觉得,还需要国家战略上的支持。”王浩良说。
王浩良
●1944年出生,江苏常熟人
●1968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机制专业,高级经济师职称
●2005年5月,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