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06年3月5日,全国政协委员、知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在北京京丰宾馆参加政协小组讨论时表示,要研究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么好的一个目标,“怎么样实实在在地给农民带来物质利益”,同时避免变成农民“一个新的负担”。林毅夫具体提出四点建议。他认为,首先必须搞清楚,新农村建设是建在什么地方?我个人的看法,新农村建设应该是建立在现有的自然村之上,“因为新农村建设是给农民建设。”“农村总在农场上或者农村附近,农民不会住远离农场的地方”,“新农村建设一定建在自然村,这样才会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
林毅夫表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是一个浮动、长期、水涨船高的目标。但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着手点的新农村建设既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内容,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完成时,应该完成新农村建设的阶段性任务。
资料分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有一个目标
5.2006年4月16日,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在北京表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要把握和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与现代农业建设等五个方面的关系。危朝安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处理好与现代农业建设的关系,一定要注意防止和及时纠正忽视发展农业生产的倾向;二是要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与村庄建设的关系,不能违背农民意愿、不讲条件、搞不切实际的大拆大建,更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搞形象工程;三是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关系,两者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现代化进程的两个重要方面,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四是增加投入与创新体制机制的关系,特别是要探索建设项目的民主决策机制、建设资金的筹集和融资机制、项目建设的监督管理机制等;五是政府引导与农民群众为主体的关系,在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的同时,更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资料分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要把握和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与现代农业建设等五个方面的关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